知识产权贯标
知识产权贯标,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国家标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制订,经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颁布,于2013年3月1日起实施,标准号是GB/T29490-2013。
贯标的主要作用:
1、规范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基础条件
企业应当有明确的知识产权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并要知识产权管理“领导落实、机构落实、制度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企业应当建立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职责等。
2、规范知识产权的资源管理
围绕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对上述管理活动涉及的知识产权事项作出了相应的规范。
3、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
明确规定了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原辅材料采购、生产、销售、对外贸易等重要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要求。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各主要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活动处于受控状态,避免自主知识产权权利流失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4、规范企业知识产权的运行控制
围绕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四个重点环节。明确规定了企业在知识产权权利的创造和取得、权利管理、权利运用和权利保护四方面的规范性要求。
5、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文件管理和合同管理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的有关知识产权的各类活动,应当有相应的记录并形成档案。特别是对企业对内、对外的合同管理作出明确要求。
6、明确规定企业应建立知识产权动态管理机制
企业应当对自身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分析,并对照管理目标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以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
贯标好处:
1、“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作为我国首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国家标准,实施贯标将作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基础条件,是企业申报科技项目的前提。
2、贯标有助于提升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知识产权意识,调动职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3、推动企业产生具备高附加值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通过自己生产销售或通过技术贸易许可转让他人,将给企业带来丰厚经济收益。
4、提升企业无形资产价值,在企业融资上市、投资并购及企业出售等资产运作上获取更大的收益。
5、巩固企业市场地位,通过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使企业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销售市场的地位明显增强。
6、贯标验收合格后,可向科技主管部门申请战略推进项目、专利实施计划等项目。
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工作其实就是参照《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2013)》(以下简称《规范》)的要求,同时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在企业内部建立一整套的涉及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宣传、合作、进出口贸易等企业各方面生产经营活动的知识产权管理流程,以强化企业在知识产权的获取、维护、运营和保护等相关活动中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工作应当严格按照“战略导向”、“领导重视”和“全员参与”的三原则进行,从整个贯标流程而言,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八个阶段:
一、启动
启动阶段,即企业正式启动进行企业贯标,一般由企业最高管理者组织管理层召开贯标启动大会,正式启动贯标工作。在贯标启动阶段,企业内部可以成立贯标小组,指派贯标人员,并制定出较为详细贯标工作时间计划表;为后续贯标工作明确时间期限。另外,在此阶段内,企业还可明确是采取委托外部辅导机构协助开展贯标工作还是完全自主开展贯标工作。所需时间5-10个工作日。
二、调查诊断
调查诊断,即由贯标小组组织调查收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包括对企业的组织构架、职能分配情况、现有知识产权信息、已有知识产权相关制度和流程管理等信息进行调查收集;以及对企业各部门领导和员工进行调研,了解部门领导以及员工对知识产权管理的认识程度以及他们对知识产权管理的一些建议意见等。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出具相应的诊断报告,总结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并指出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可给出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初步建议。所需时间10-15个工作日。
三、构建体系
构建体系,即制定企业知识产权方针、目标以及知识产权管理的整体职能架构;需要由最高管理者及企业的领导层参与讨论决定。知识产权方针是引导企业前进的方向,制定时应当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公司发展方向的知识产权方针。知识产权目标,是指企业通过一定时期的知识产权工作想要取得的成绩;在制定知识产权目标时一般可分并制定出年度目标、3-5年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职能架构,则是明确企业各部门的知识产管理职责,使各个部门在知识产权管理过程中能够职责明确。另外,在明确职能架构的过程中,可考虑是否单独设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并且配备部门管理人员。所需时间5-10个工作日。
四、文件编制
文件编制,即是按照《规范》的要求,编制符合企业实际生产活动的知识产权管理所需文件。管理文件一般包括知识产权管理手册;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程序和知识产权管理表单等三个主要文件。知识产权管理手册是便于全体员工阅读并获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内容以及企业相关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文件,对于部分管理制度可通过编制单独的制度文件对手册进行补充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程序则是写明对知识产权的获取、维护、运营和保护等具体知识产权活动过程进行的控制,以明确相关过程中由谁来做?做什么?何时做?怎么做?等具体事宜。知识产权管理表单则是在企业知识产权活动中需要使用的表单文件,以记录知识产权活动。所需时间1-2个月。
五、发布和宣贯
发布和宣贯,即是在最终制定好相关管理体系文件后,由企业最高管理者组织召开宣贯大会,以正式发布企业贯标活动,发布企业的知识产权方针、目标,任命知识产权管理者代表,颁布整套知识产权管理文件。由知识产权职能部门向企业各部门下放知识产权管理文件,知识产权职能部门应对其余各部门进行相应的贯标指导或培训,以使各部门以及相关人员能正确理解和执行管理文件的规定。所需时间3-5个工作日。
六、实施运行
实施运行,即在文件发放和宣贯后,企业正式开始实施运行整体知识产权的管理体系。各部门应当严格按照体系的要求进行相关的知识产权活动,填写并保留相应的记录表单以形成知识产权活动记录。在实施运行过程中,各部门可以收集运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对体系的建议,为后续对体系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以更加符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所需时间3-6个月。
七、内部评审
内部评审,即企业应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实施运行一段时间后,通常为不少于三个月后,自行组织对企业内部各部门运行情况的评审。通过内部评审以发现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情况,以针对不符合情况及时纠正或者提出改进建议,使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能够不断完善,更加符合企业实际生产活动。所需时间15-20个工作日。
八、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即由企业最高管理者组织召开就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充分性以及针对方针的贯彻情况,目标的完成情况等进行管理评审。管理评审过程中可针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整体情况提出修订意见。所需时间3-5个工作日。
上述八个阶段的贯标工作程序,大致用时为6-12个月;经过各阶段的工程程序后,企业基本已经完成一个标准的P-D-C-A循环,基本已经形成了一套涉及企业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宣传、合作、进出口贸易等各个经营活动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各个部门基本了解了本部门的知识产权工作内容;后续只需要持续按照体系要求执行知识产权活动并对体系进行不断地修改完善,即可逐渐地提高和规范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使得企业在知识产权的获取、维护、运营和保护等活动中的管理也更加高效。
最后,企业在上述各阶段的知识产权贯标工作完成后,即可准备相关材料,向贯标认证机构提出贯标认证申请,贯标认证机构则会派出若干名审核员到企业实地考察情况,通过审核后则颁发证书,有问题则整改问题然后颁发证书。